農業用地上淮許興建農舍之制度,係為提供有心經營農業者於該農地上興建具有居住兼具放置農機具之需求,以便利其農事工作,依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1項第12款規定,農舍屬作農業使用範疇之一,故外國人如基於土地法第19條自用或公益之目的購買土地,農業用地應不適用之;惟若基於同條第1項第8款”農牧經營之投資”,並循外國人投資國內重大建設整體經濟或農牧經營取得土地辦法規定,先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淮者,應許淮其取得。
故外國人外國人可否在台灣取得農地,其判斷原則如下:
一、是否符合平等互惠原則?
依土地法第 18 條外國人在中華民國取得或設定土地權利,以依條約或其本國法律,中華民國人民得在該國享受同樣權利者為限。
二、外國人取得土地種類的限制:
第 17 條左列土地不得移轉、設定負擔或租賃於外國人:一、林地。二、漁地。三、狩獵地。四、鹽地。五、礦地。六、水源地。七、要塞軍備區域及領域邊境之土地。前項移轉,不包括因繼承而取得土地。但應於辦理繼承登記完畢之日起三年內出售與本國人,逾期未出售者,由直轄市、縣(市)地政機關移請國有財產局辦理公開標售,其標售程序準用第七十三條之一相關規定。前項規定,於本法修正施行前已因繼承取得第一項所列各款土地尚未辦理繼承登記者,亦適用之。
依題旨及上開條文之規定,外國人得在我國取得農地,但仍應視其取得農地後擬從事之用途為淮駁之依據。
三、 外國人取得土地用途的限制:
第 19 條:外國人為供自用、投資或公益之目的使用,得取得左列各款用途之土地,其面積及所在地點,應受該管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法所定之限制︰一、住宅。二、營業處所、辦公場所、商店及工廠。三、教堂。四、醫院。五、外僑子弟學校。六、使領館及公益團體之會所。七、墳場。八、有助於國內重大建設、整體經濟或農牧經營之投資,並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者。前項第八款所需土地之申請程序、應備文件、審核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依第19條第1項第1-7款,土地上需有建築物,才能自用、公益、投資,而農地上能否興建農舍?純住宅不符合法律規定,需放置農機具兼住家,才可以。但若符合第8款, 有助於國內重大建設、整體經濟或農牧經營之投資,並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者,故是農牧經營之投資而興建農舍的話,若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淮,就可以。
四、程序的限制:
第 20 條:外國人依前條需要取得土地,應檢附相關文件,申請該管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核准;土地有變更用途或為繼承以外之移轉時,亦同。其依前條第一項第八款取得者,並應先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直轄市或縣(市)政府為前項之准駁,應於受理後十四日內為之,並於核准後報請中央地政機關備查。外國人依前條第一項第八款規定取得土地,應依核定期限及用途使用,因故未能依核定期限使用者,應敘明原因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展期;其未依核定期限及用途使用者,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通知土地所有權人於通知送達後三年內出售。逾期未出售者,得逕為標售,所得價款發還土地所有權人;其土地上有改良物者,得併同標售。前項標售之處理程序、價款計算、異議處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地政機關定之。
五、權利義務:
第 24 條:外國人租賃或購買之土地,經登記後,依法令之所定,享受權利,負擔義務。